1.建設項目概況(1)項目名稱:“仙鶴門地區經濟適用住房”項目
(2)項目地址:南京市玄武區仙鶴門,寧蕪鐵路的西側、仙林大道的北側
(3)項目性質:已建且投入使用,補做環評
(4)項目投資:項目投資總額約為87880萬元
(5)占地面積:38.2萬平方米
(6)建筑面積:總建筑面積39.34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面積37.24萬平方米,公建2.1萬平方米
(7)項目內容:主體工程包括仙居雅苑、仙居華庭和仙居花園三個住宅小區住房(141幢住宅樓)及幼兒園等配套的公輔設施和環保設施等
2.建設項目的主要污染來源
已建項目的廢水污染源主要是住宅樓和幼兒園的生活污廢水、幼兒園食堂廢水以及地下建筑沖洗廢水;已建項目的廢氣污染物主要是住戶天然氣燃燒排放的廢氣、幼兒園食堂油煙廢氣及地下停車庫排放的汽車尾氣;已建項目噪聲主要來自生活用水的給水水泵、汽車、商業管理用房的社會活動噪聲等;已建項目的固廢主要為住宅樓的生活垃圾和污水處理產生的污泥等。
3.建設項目污染防治及整改措施
目前小區內有部分污水排入水溝,孳生蚊蟲并有異味產生,而且影響環境。通過本次環評,該項目擬采取整改措施,項目所有的廢水經適當預處理經由仙林大道市政污水管網排入仙林大學城污水處理廠集中處理,建設項目的污水水質簡單,經仙林大學城污水處理廠處理后,尾水可以達到《城鎮污水處理廠污水排放標準》(GB18918-2002)表1中的一級B標準標要求,對九鄉河的影響不大。
已建項目大氣污染物主要是居民廚房排放的廢氣、幼兒園食堂排放的油煙廢氣以及汽車排放的尾氣。住戶使用天然氣所產生的燃燒廢氣,因天然氣燃燒值高,屬清潔能源,所以產生的污染物含量極低,不會對大氣環境產生明顯影響。建設項目的幼兒園廚房也使用天然氣,產生的烹調油煙廢氣經凈化處理后,其污染較小。由于停車庫汽車尾氣污染物排放較小,對環境影響較小。因此,建設項目對周圍大氣環境的影響也很小。
已建項目的主要噪聲源是住宅樓地下室的水泵和風機等,均采取了減振、降噪和隔音等有效措施,不會對小區外部環境敏感點和小區本身的聲環境產生明顯的影響。
該項目所有的生活垃圾進行集中管理,由專人對垃圾進行清運,每日清理后運送至附近小區垃圾轉運站后運至垃圾轉運站處理處置;建設項目所有固廢都得到妥善安置,排放量為零。
4.外環境對建設項目主要的影響及減緩措施
該項目西側有寧蕪鐵路和在建的京滬高鐵,寧蕪鐵路的西側鐵軌中心線距項目約50—60米,在建的京滬高鐵外軌中心線距項目最近的距離約為34米。南京市環境監測中心站對項目的環境噪聲現狀監測結果表明,項目西側面臨寧蕪鐵路的Z1、Z2、Z3、Z4四個噪聲監測點均位于《城市區域環境噪聲適用區劃分技術規范》(GB/T15190-94)的第8.3條規定的“城市規劃確定的鐵路(含輕軌)用地范圍外一定距離以內的區域劃為4類標準適用區”,即晝、夜噪聲限值分別為70dB和60dB,這四個監測點的噪聲現狀值均能滿足上述聲環境功能區的要求,由此可以認為,寧蕪鐵路對建設項目的聲環境功能區影響不明顯。
項目西側目前在建的京滬高速鐵路,其施工期間產生的揚塵,營運后產生的噪聲、振動等,肯定會對本項目內的居民生活帶來一些影響。對此,高鐵建設部門已明確采取相關措施,達到最大程度地減輕對本項目居民產生的不利影響。對于本項目,《關于新建鐵路南京樞紐大勝關長江大橋南京南站及相關工程環境影響報告書》中明確提出將設置3m高聲屏障650m,對于設置聲屏障后仍超標住戶采取按裝隔聲通風窗等措施。2009年4月24日的《京滬高鐵、滬寧城際鐵路玄武區段征地拆遷有關問題協調會紀要》(寧鐵辦紀要字[2009]5號)中進一步明確:該段鐵路沿線設計的降噪聲屏障長度由650米增加到1300米,并適當提升高度;鐵路建設和設計部門要進一步優化降噪方案,確保工程建成驗收時達到國家環保噪聲標準。
5.環境影響評價結論要點
已建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選址與南京市城市總體發展規劃相符,項目屬房地產,是低污染項目,項目擬采用的污染防治及整改措施切實可行,能確保污染物穩定達標排放,對評價區的環境影響較小;外環境對項目的影響主要是項目西側在建的京滬高速鐵路施工過程中揚塵和運營期產生的噪聲、振動,高鐵建設部門已多次明確采取相關措施,將盡最大努力,達到最大程度地減輕高鐵對本項目居民產生的不利影響,確保工程建成驗收時達到國家環保噪聲標準。
從環保角度考慮,該建設項目是可行的。
6.公眾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的方式和期限
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后的10個工作日內(上午:8:30-11:30;下午:2:00-5:00),到板倉街100號南京業之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一樓大廳查閱環境影響報告書征求意見稿。
7.公眾發表意見的主要途徑
公眾可以電話、傳真、信函、電子郵件或者其它便利的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評單位發表口頭意見或提交書面意見,也可就該項目不清楚或不了解的情況進一步作咨詢。
8.公眾提出意見的起止時間
可以在本公告發布后的10個工作日內,以信函、傳真、電子郵件和電話等各種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評單位提交意見了。
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南京業之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地址:南京市玄武區板倉街100號
郵碼:210042
聯系電話:85401483-111
聯系人:周洋
環評單位: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地址:南京市漢口路22號;郵碼:210093
聯系電話:025-83592903;傳真:025-83592903;Email:jpzhai@nju.edu.cn
聯系人:翟建平(南京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
南京業之恒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
南京大學環境科學研究所
2009.7.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