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市成華勝天路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 環境影響評價第二次公示
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成都市住房儲備中心已委托成都市生態環境研究所編寫該公司擬開發的“成都市成華勝天路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報告書,現將項目情況及建設單位、環評承擔單位聯系方式與環評工作程序、環評報告情況及向公眾征求意見的主要事項和公眾提出意見的主要方式進行公示。
1、建設項目情況及概要
項目名稱:成都市成華勝天路政府保障性住房建設項目
項目性質:新建
建設單位: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成都市住房儲備中心
建設地點:成都市成華區楊東天片區勝天路規劃紅線范圍內
投資總額:87000萬元。
占地面積:45057.46m2
主要內容:本項目共建設3262套政府保障性住房,建筑總面積為244859平方米,共設31-33F高層建筑8棟,其中1、2號樓為31F,3-8號樓為33F。臨東側規劃道路的7號樓底層及8號樓東側設1F商業用房,其余均為純住宅。項目設一層地下室,地下室用于機動車、非機動車的停放和設備安置,配套設施包括地下停車場、道路、垃圾房、綠化等。 2、項目對環境可能產生的影響 本項目施工期將產生揚塵、廢水、噪聲和固廢污染:項目施工期在土方開挖和車輛運輸過程將產生揚塵;施工期廢水排放主要來自于建筑施工人員的生活污水和施工廢水。該項目施工期噪聲主要來自機械噪聲、施工作業噪聲和施工車輛噪聲,建設期間產生的噪聲具有階段性、臨時性和不固定性。該項目施工期固體廢棄物主要有施工過程中挖出的土方、建筑垃圾、裝修垃圾以及施工人員產生的生活垃圾。 本項目營運期將產生廢水、廢氣、噪聲和固廢污染:本項目建成后用水包括住戶生活用水、綠化及道路澆灑用水。廢氣主要來源于天然氣燃燒廢氣、機動車尾氣及備用發電機廢氣。噪聲主要來自備用發電機、風機、水泵等設備噪聲及進出機動車噪聲。本項目建成后產生生活垃圾,生活垃圾實行袋裝化分類,收集后由環衛部門統一處置。 3、預防或者減輕不良環境影響的對策和措施的要點 本項目施工期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加強施工人員的環保教育,提高其環保素質,提倡文明施工,濕法作業。施工期間的料堆、土堆等應加防起塵的措施,挖出的棄土及時清運,運輸車輛要采用防止散落和塵土飛揚的措施;工地周圍圍墻或防護板圍護,減少工地揚塵對環境的影響。合理布設施工平面,施工現場相對固定噪聲源遠離盡量遠離周邊敏感點,合理安排作業時間,夜間施工應報環保部門批準,辦理《夜間施工許可證》,在高噪作業前及連續施工時向周邊居民及時公告施工時間,中高考期間嚴禁施工。施工廢水經沉淀處理后循環使用,施工人員生活污水排入市政污水管網。 本項目營運期的主要環境保護措施: 如果本項目建成后項目污水經污水池處理后排入成都市第二污水處理廠,處理達到國家排放標準后排放;發電機煙氣經消煙除塵處理后由專用管道引至地面排放;生活垃圾袋裝收集后進入區域垃圾清運系統;對發電機進出風口、地下室排氣風機、水泵等設備采取合理設置擺放位置和出風口朝向、消聲、隔聲、降噪,可確保噪聲達標且不擾民。 4、環評結論
本建設項目符合國家產業政策,符合成都市城市發展總體規劃。項目在全面落實本環評報告提出的各項環保治理措施、確保污染物達標排放,并嚴格執行“三同時”的前提下,營運期內各種污染物在采取相應的防治措施后,均可作到達標排放。擬建項目在所選地址建設從環保角度是可行的。 5、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和主要事項
本項目征求公眾意見的范圍為項目區周邊居民以及對本項目關心的公眾。本次公告主要征求公眾對于項目所在區域環境質量的看法;對目前區域范圍內存在的主要環境問題的認識;對項目是否認可;對本項目環境保護工作的建議;對本次公眾意見調查工作的建議。 6、征求公眾意見的具體形式
公眾可在公示之日起10個工作日內,通過①郵寄信函(以郵戳日期為準);②電話反饋意見;③電子郵件方式等方式征求公眾意見。發表意見的公眾請注明發表日期、真實姓名和聯系方式,以便根據需要反饋。 7、環境影響評價單位和聯系方式
環評單位:成都市生態環境研究所
聯系人: 張弢
電話: 028-87057760
電子郵件:123afu123@sina.com
地址: 成都市芳鄰路8號環保大樓225室
郵編: 610072 4、建設單位名稱和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成都市住房保障中心、成都市住房儲備中心
聯系電話:13608050868
聯系人: 李美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