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清縣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工程 第二次公示 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百草溝鎮、東光鎮等四個鄉鎮目前沒有任何的垃圾收運措施,鄉鎮所在地的居民及鄉村地區的農民的垃圾目前就是隨亂堆棄在路邊、河溝等處,嚴重影響了周邊人民群眾的生產生活,且對環境造成了污染。汪清鎮現有的垃圾收集模式均為簡易型,垃圾不分類、運輸不壓縮、工作效率低、衛生條件差等一系列環境問題。生活垃圾處理在市區精神文明建設中的重要作用,環衛工程是城市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內容,為改善城市環境,建設汪清縣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工程是十分必要和迫切的。 一、項目概況 本項目為汪清縣生活垃圾收集轉運系統工程,擬建項目新建垃圾轉運站10座,分別在汪清鎮城區新建6座收集站,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百草溝鎮、東光鎮等四個鄉鎮設置4座收集站。汪清鎮城區、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百草溝鎮、東光鎮新增平均垃圾收集轉運能力分別為:127.32t/d、27.01t/d、23.80t/d、10.14t/d、9.03t/d,合計197.3 t/d。本工程建設項目總投資為2092.79萬元,預計于2013年11月竣工投入使用。 二、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及防治措施結論 地表水:本項目擬建垃圾中轉站的廢水主要為垃圾壓縮時產生的壓濾液、沖洗廢水和職工的生活污水等。垃圾壓濾液產生量為12m3/d,沖洗廢水產生量為13m3/d,生活污水產生量約為4m3/d。主要水污染物為CODcr、BOD5、SS和氨氮。 措施:垃圾壓濾液、沖洗廢水經防滲收集池收集后,由罐車運至垃圾填埋場,由垃圾填埋場負責處理。收集池采用粘土層壓實加混凝土砌成,嚴防地下水污染汪清鎮內垃圾中轉站產生的生活污水直接排入城市排水管網,最終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進行處理。大興溝鎮、天橋嶺鎮、百草溝鎮、東光鎮等四座收集站,由于無污水管網,生活污水排入廠區防滲旱廁,定期清掏。 對本項目的各項廢水采取綜合有效措施后,項目廢水達標排放,廢水污染物不會對評價區域水環境質量造成明顯影響。 大氣環境:本項目主要大氣污染為垃圾惡臭、粉塵。由于生活垃圾中含有各類易發酵的有機物,尤其是在夏季氣溫較高時,生活垃圾在堆存、壓裝、運輸過程中會散發出較難聞的惡臭氣體,這些惡臭物質主要包括氨、硫化氫、有機胺、甲烷等異味氣體。根據對國內現有垃圾中轉站污染物排放情況調查,垃圾中轉站的廢氣主要來自于轉運車間垃圾傾倒和壓縮過程,廢氣中主要污染物為粉塵、H2S和NH3。 措施:生產過程中產生的粉塵、惡臭氣體經噴淋除臭處理后,能實現達標排放,對周圍環境無不利影響。在確保嚴格采取以上有效措施后,項目大氣污染物排放量小,大氣污染物不會對周圍環境造成明顯影響。同時,項目在廠區重視綠化,通過一定數量的植被來改善廠區大氣環境質量。嚴格環境管理,確保惡臭氣體無組織排放不對周圍居民和辦公人員造成影響。 聲學環境:本項目營運期主要噪聲來自壓實機、風機、各類運轉設備等,若不采取有效降噪措施,會對項目評價區域聲環境造成一定的聲學影響。 重點對壓實機、轉運車等重點產噪設備采取相應措施: (1)盡可能選用功能好、噪音低的設備; (2)采取基礎減振、距離衰減,甚至消音器等措施,確保場界達標; (3)項目轉運車輛盡可能選用低噪聲,低振動,結構優良的車輛;考慮到植物等對噪聲的吸收、屏障作用,應在道路兩側種植一些植被;垃圾運輸車在經過居民區時,應減速慢行,以降低噪聲影響;在運輸路線上應盡量避免高聲喇叭,以減少車輛噪聲對運輸線四周聲環境的影響;對垃圾中轉站垃圾運輸車輛進出時間進行優化,盡量不在交通高峰時出入,避免擾民。 固體廢物:本項目無生產垃圾產生,而生活垃圾全部妥善處理。因此,本項目的固體廢物對周圍環境及衛生狀況不會產生直接影響。 本項目對廢水、廢氣、噪聲及固體廢棄物采取的治理措施,是有效、可行的。 三、環境影響評價論 本項目符合國家有關政策,符合汪清縣總體規劃,在各項污染治理措施實施,確保全部污染物達標排放的前提下,對當地及區域的環境質量影響較小,從環境保護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四、征求意見形式 公眾可采取信函、傳真、電子郵件或者其他便利方式,向建設單位或者環境影響評價單位提交書面意見。 起止時間:2012年7月3日至2012年7月13日 五、聯系方式 建設單位:汪清縣基礎設施建設投資有限公司 環評單位:中國市政工程東北設計研究總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