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項目概況:
項目建筑面積為2360m2,經營面積2000m2。項目總投資100萬元,其中環保投資30萬元。項目所在大樓為廣州市凱榮都國際大酒店,為24層商業樓,首層為廣州市海珠區緣定綠島咖啡廳和酒店大堂,二層為廣州市海珠區赤崗毛家灣飯店,三層、四層為本項目,五層為辦公樓,六、七層為水療、桑拿,八至二十四層為廣州市凱榮都國際大酒店客房。項目大樓于2010年11月進行環評報告,12月取得海珠區的環評批文,2011年7月取得海珠區環保局的驗收批文。項目設KTV包間72間,廚房1間(廚房位于四層的西面)。項目經營的酒水包括啤酒、紅酒以及各類碳酸、包裝茶類飲料等。小食為從外購買的生食(雞腿、雞爪等)經加工而成的熟食(炸雞翅,雞爪等)以及從外購買的包裝食品(花生、瓜子等)。本項目雇員50人,在項目內用餐,但不設員工住宿,年工作約365天。KTV營業時間為:中午13:00-凌晨1時。
二、主要環境問題:
(1)營運期對水環境產生影響的主要是餐具清洗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水的主要污染物是CODcr、SS、動植物油等。 (2)本項目產生的廢氣主要為廚房的油煙廢氣和燃燒廢氣。 (3)項目主要的噪聲污染源為KTV包房、營業大廳內音響設備產生的噪聲人為噪聲。 (4)該項目產生的固體廢棄物主要是生活垃圾和油污、廢油脂。三、污染防治措施:
(1)項目餐具清洗廢水經三級隔油隔渣池處理、衛生間污水經三級化糞池預處理后,達到廣東省《水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6 -2001)第二時段三級標準,即CODcr≤500mg/L、BOD5≤300mg/L、SS≤400mg/L、動植物油≤100mg/L后,排入市政排污管網,引入瀝滘污水處理廠進行集中處理后排入珠江廣州河段后航道,對受納水體的影響降低到最低限度。 (2)經抽油煙罩收集后,引至設置在廚房的靜電油煙處理器后,再由風機抽排至內置煙道引至24層樓頂天面高空排放,排放口向西面,油煙排放口與周邊敏感點的距離為:距離東面的5層居民樓距離為32米,符合2010年環境保護局發布的《飲食業環境保護技術規范(HJ554-2010)》中“6.2.2 ”規定的“經油煙凈化后的油煙排放口與周邊環境敏感目標距離不應小于20m”;凈化裝置處理率大于60%,凈化處理后的油煙達到《飲食業油煙排放標準(試行)》(GB18483-2001)中的大型標準(排放油煙濃度≤2.0mg/m3,凈化設施去除率≥85%),不會對周圍環境空氣及居民產生明顯的影響。 (3)本項目主要的噪聲污染源為KTV包房、營業大廳內音響設備產生的噪聲、人為噪聲。項目需要在四周及天花板安裝隔音層,隔音層使用材質為240毫米厚的加氣混凝土磚,抹灰層厚度為20毫米,內層采用細木工板和膠合夾板,內夾高效吸音棉隔音專用材料,項目所有包廂均設計為密閉式,不設窗戶,并對門進行隔聲、吸聲處理,同時地面鋪設地毯以加強聲音吸收效果,所有安裝的門窗的縫隙部分應增加橡膠隔音密封條。項目應專門設計消聲、吸聲、隔聲等綜合降噪設施:墻體采用吸聲材料、增加隔音棉、使用隔聲板;采用吸聲吊頂;項目所有包廂均設計為密閉式,不設窗戶,并對門進行隔聲、吸聲處理。包廂里的音響設備必須離開墻體,采用專業音響支架將音箱懸空,避免音響產生的低頻震動通過墻體傳播;各種設備應采用柔性連接,盡量減少振動。項目建設方還必須加強營運管理,嚴格執行2006年3月1日起施行的《娛樂場所管理條例》 的“每日凌晨2時至8時,娛樂場所不得營業”的管理規定,控制營業時間;盡量控制音響音量,最大限度地減少娛樂噪聲對周圍環境的影響,確保場界噪聲測量值達到GB22337-2008《社會生活環境噪聲排放標準》邊界外聲環境功能區類別2類、4a類標準限值。 (4)生活垃圾按指定地點堆放,并進行垃圾分類處理,每日由環衛部門清理運走進行無害處理。建設項目靜電油煙凈化器定期清洗產生的油污以及三級隔油隔渣池在處理過程中產生的廢油脂,該類廢油脂屬于《廣東省嚴控廢物名錄》編號HY05嚴控廢物,必須收集后交由有資質單位處理,其臨時儲存場所的建設、維護以及處置均按照《廣東省固體廢物污染環境條例》中有關規定處理。建設單位產生的固體廢棄物無危險固廢,經以上措施處理后,不會影響周圍環境。四、主要環評結論要點:
本項目的建設滿足了當地居民娛樂的需要,通過對項目內容的污染分析、環境影響分析,只要建設單位嚴格執行環保法規,按本報告表中所述的各項控制污染的防治措施和提出的要求加以嚴格實施,確保日后的正常運行,建設項目建成后,所產生的各類污染物對周圍環境不會造成明顯的影響。但建設單位必須嚴格執行環保“三同時”的要求,切實落實有關的環保措施,并經有關部門驗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本項目的建設從環保角度而言是可行的。
|